登录 注册

2014年集安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5-01-28    点击数:

2014年集安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集安市2014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统计编制。本年报由基本情况、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收费和减免情况等部分组成。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本年报的电子版可在“集安市政府信息公开网” (http://www.jilinja.gov.cn)查阅。如对本年报有任何疑问,请与集安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联系(地址:集安市富商华城四号楼,邮编:134200,电话:6222145)。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

    1.领导体制。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对市政务公开小组组成人员进行充实,对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做到管理规范,职责明确,责任落实,有章可循,有理可依。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公开工作动态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2.工作机制。集安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为通化市人民政府,承办部门为集安市具有行政审批权的所有部门。集安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和指导全市各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

    3.人员配置。2014年,我市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人员配置112人。其中专职人员5人、兼职人员107人。

    (二)科学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

    1.工作部署和安排情况。

    集安市人民政府积极响应通化市人民政府号召,将文件精神充分落到实处,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2.学习、培训情况。全省次数和参加人次数。

    全年举办培训次数2次,参加培训人次数30人次。

    3.软件开发、使用情况。

    2014年成立的电子信息服务平台,目前正在试运行阶段。

    4.清理政府信息和信息录入情况。

    2014年初,在市法制办的牵头下,全市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录入信息也配有专门的信息员负责。

    5.细化、优化工作流程情况。

    严格按照项目审批时限完成项目审批流程,能在一个工作内完成的决不拖到第二天,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逐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

    主要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查阅制度、政府信息协调制度、政府信息保密制度、政府信息考核制度等。

    (四)积极做好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

    集安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将全面监督和指导全市具有行政审批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半年一调度,一年一总结,真正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数量

    截止2014年12月31日,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总数为4002条,其中县(市)级为3413条,乡(镇)级为589条。

    全部为网上公开信息,公开率100%;其中县(市)级公开政府信息比例为85%,乡(镇)公开政府信息比例为15%。

    (二)公开的内容

    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为442条;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为246条;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包括公共卫生、扶贫优抚、招考和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土地征用等)信息数为1610条;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为230条;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为401条;其他类信息数为1073条。

    (三)公开的形式

    1.网上公开。在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数为4002条;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点击次数为440000次。

    2.公共查阅点。设立公共信息查阅点数为52处,其中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为4002条;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到查阅1300人次,到公共信息查阅点查阅文件数为7600卷。

    3.政府公报。

    无。

    4.新闻发布会。

    无。

    5.其他形式。

    无。

    (四)公开的及时性

     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为230。

    三、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情况

    有关公众关注热点问题,正面的信息,政府已经给予协调解决。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情况

    无。

    2.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无。

    3.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情况

    无。

    4.政策解读情况

    无。

    5.微博微信回应情况

    无。

    6.其他方式回应情况

    无。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份。全部为当面受理,当面受理率100%。申请主要涉及拆迁补偿领域的问题。

    (二)申请处理情况

    在全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全部答复,答复率100%。

    五、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我市在2014年没有接收到任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和减免情况

    我市2014年没有收费或减免情况发生。

   七、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4年,我市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公开机构信息和工作信息。但在公开的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公开意识及内容需进一步深化;公开的及时性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工作需进一步加强;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仍需完善等等。

    结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市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一)充实信息公开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公开和不予公开两类信息的界定,维护信息的完整,完善主动公开的信息目录。

    (二)规范信息公开流程。规范信息公开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公众获取政府信息。

    (三)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内容审查、更新维护、工作年报等工作制度,健全完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确保我市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完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