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
1.领导体制。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王玉国为组长,副局长尹立新、陈集福和纪委书记邵正全和党委委员孙勇任副组长,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财政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各成员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做到了管理规范,职责明确,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2.工作机制。我局主管部门为集安市人民政府,承办部门为局人事教育科,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和指导财政系统的政务公开工作。
3.人员配置。2018年,集安市财政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人员配置1人。
(二)科学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
1.工作部署和安排情况。局党办对办理流程和时限进行总体控制,对于涉及多个单位的公开信息做好沟通协调,督促相关科室、单位将不符合申请要求的信息及时告知申请人。对门户网站信息的采集、提供、编辑、审核、发布、更新等做出规定,进一步规范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工作。及时更新服务电话、领导信息、行政执法类信息。
2.学习、培训情况。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政务公开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对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政务公开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全年参加培训人次数2人次。
3.软件开发、使用情况。
无
4.清理政府信息和信息录入情况。2018年初,我局对不规范文件进行了清理。并配有专门的信息录入人员。
5.细化、优化工作流程情况。加大政务公开透明度,实行规范性文件公开发布,及时更新财政的政务公开及办事指南等内容,公示单位职能、职责、工作动态等。
(三)逐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
我局在开展工作时,始终牢记“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和“先审查后公开”的办事原则,把机构设置、人员调整、工作动态、部门动态、下发文件等及时公开,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开展,更为群众的查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四)积极做好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
我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将全面监督和指导具有行政审批科室的政务公开工作。半年一调度,一年一总结,真正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数量
截止2018年12月31日,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441条。其中,网上公开信息的数量433条,所占比例为98.1%。
(二)公开的内容
在全部公开信息中,从业务角度划分,政策法规类信息1条,所占比例为0.2%;规划计划类信息15条,所占比例为3.4%;业务管理类信息391条,所占比例为88.6%;其他信息类34条,所占比例为7.7%。
在全部公开信息中,从与群众密切关系角度划分,涉及规范性文件12条,所占比例为0.2%;涉及各类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的信息47条,所占比例为10.6%;涉及与公众密切相关重大事项(如公共卫生、扶贫优抚、招考和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的信息181条,所占比例为41%;涉及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的信息201条,所占比例为45.5%。
(三)公开的形式
1.网上公开。在集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建立政府采购公开专栏1个,发布政府信息342条,所占比例为77.5%,专栏的点击次数为17万余次。
2.公共查阅点。设公共查阅点2数量,分别为led屏幕、展板,其中可以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点1处。查阅点共汇集纸制信息30条、电子信息80条,接待公众查阅54余人次。
3.政府公报。
无
4.新闻发布会。
无
5.其他形式。接受集安电视台拍摄。
(四)公开的及时性
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3个工作日共27条,占总数的5.2%,超过20个工作日387条,占总数的87.7%。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在2018年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共1次,为网上申请,对申请公开的信息,因提供证明信息不全,后续沟通不予补齐证明材料,所求信息不予公开。
四、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8年,我局未接到行政复议和诉讼。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和减免情况
2018年,我局对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没有收费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或明年的主要工作)
2018年,我局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公开机构信息和工作信息。但在公开的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公开意识及内容需进一步深化;公开的及时性需进一步加强;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仍需完善等等。
结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市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一)充实信息公开内容。
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公开和不予公开两类信息的界定,维护信息的完整,完善主动公开的信息目录。
(二)规范信息公开流程。
规范信息公开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公众获取政府信息。
(三)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建立信息公开内容审查、更新维护、工作年报等工作制度,健全完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确保我局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完整化。
集安市财政局
2019年3月5日